加入收藏 | 進入舊版
國內國際 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> 國內國際 > 內容
萬千氣象看江西|立足“本土造” 掘進海內外
來源:南昌市新建區(qū)融媒體中心 作者:未知 時間:2024-07-25 瀏覽字號:[ ]

7月12日,首臺出口海外的盾構機下線

在江西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盾構產業(yè)化中心,一臺9.48米大直徑“中鐵1412號”土壓平衡盾構機,已通過客戶驗收,不久前舉辦了下線活動,10月將發(fā)運至意大利西西里島二期項目1+2標段鐵路隧道項目建設現(xiàn)場,這是首臺出口海外的“南昌造”盾構機。

然而,過去南昌建地鐵所使用的盾構機都需要從省外運入,本土企業(yè)參與度不高。短短幾年間,代表地鐵建設工程機械最高水準的盾構機不僅實現(xiàn)本土造,更獲得海外市場認可,這背后是建設者們直面挑戰(zhàn)、自主創(chuàng)新、一路掘進的結果。

首臺“南昌造”盾構機問世——實現(xiàn)從無到有的突破

盾構機,全稱為全斷面隧道掘進機,集機、電、信息、人工智能等技術于一身,是建造地鐵、鐵路、公路、隧道等基建工程的利器,因其系統(tǒng)復雜、集成度高,被稱為“工程機械之王”,有著“地下蛟龍”的美譽。

盾構機分為3個部分,從前至后依次是刀盤、盾體、后配套。其刀盤似“大臉盤”且長了許多顆“鐵齒鋼牙”,專門負責“啃”碎砂石;盾體似一個圓柱形的“肚子”,“肚”內含有主驅動電機、推進油缸以及各種系統(tǒng)的水管、油管及電纜,是盾構機的主機部分;后配套則由一節(jié)節(jié)搭載了不同功能的“車廂”組成,通過設備橋與主機部分相連接。

雖然技藝復雜,但每臺盾構機都不一樣,形象來說,沒有能包打天下的盾構機,它們都是根據(jù)施工的土層、埋深、沉降等要求“量體裁衣”的。

“先鋒一號”是首臺“南昌造”盾構機,于2022年6月底在南昌軌道交通產業(yè)園成功下線。對于該臺盾構機,江西中鐵裝備生產車間負責人王佳寧記憶猶新。

“盾構機光零部件就有上萬個,還涉及那么多不同系統(tǒng),真能造出來嗎?”2022年,王佳寧“臨危受命”,從新疆臨時調來南昌。當時為了打消大伙的顧慮,確保“先鋒一號”順利下線,王佳寧帶著工友一路“過關闖將”,白天就提前到崗和班組成員溝通技術難點,晚上就加班研究圖紙,還經常要趕到高速口協(xié)調物資設備進場,那時基本都吃住在廠房。

“我們面臨的不僅是上萬個零部件安裝難題,多系統(tǒng)聯(lián)合調試也非常困難,像焊接,不同的刀具尺寸,不同的焊絲數(shù)量,都必須精準到位,再比如液壓、電氣、管路系統(tǒng)的調試,都需要花時間精力。最終,用時40天,‘先鋒一號’順利通過了驗收。”王佳寧說。

2023年9月,隨著瑤湖東站—瑤湖西站區(qū)間的雙線貫通,這臺應用了全國首套智能盾構自動駕駛系統(tǒng)的“先鋒一號”順利完成“首秀”。

自此,“南昌造”盾構機開始了“下餃子”般下線,“先鋒二號”“楚風號”等13臺盾構機先后下線服務于南昌地鐵建設,還有14臺盾構機走出江西,服務于廣州、長沙、深圳、福州等省外工程項目,累計實現(xiàn)產值4.78億元。

“南昌造”盾構機漂洋過海——實現(xiàn)從有到優(yōu)的跨越

10月,“南昌造”盾構機——“中鐵1412號”將首次出海,“掘”進意大利西西里島。

跟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海外分院設計師楊霖,記者見到了這臺“大家伙”。它的“臉盤”比一般的要大了不少,“臉盤”上的“鋼牙”種類也復雜些,它的“肚子”則被雙層結構盾殼保護且“肚”內大有乾坤。再往后看,從螺機到皮帶機部分均作了全封閉處理,管路數(shù)量也非常多,光軟管就超過了800根。

談起這臺盾構機的性能,楊霖如數(shù)家珍:它搭載了連續(xù)掘進技術,能夠實現(xiàn)掘進與拼裝同步進行;它的針對性防爆設計,能有效抵御地層中的爆炸性氣體進入盾構機內部;它采用的雙層盾體設計,能讓盾構機在洞內“金蟬脫殼”實現(xiàn)反向出洞……可以說,這些都是為了意大利鐵路項目而量身定制的新技術,也正是如此“南昌造”有了“掘”勝海外的底氣和實力。

楊霖介紹,該臺盾構機還擁有智能維保、同步底拱澆筑、綠色節(jié)能等多項技術“加持”,不僅能滿足ATEX歐盟防爆指令、CE歐盟安全認證、意大利當?shù)匾?guī)范等多項標準,還可以大幅提升掘進效率和施工安全性。

江西中鐵裝備生產技術部負責人梁儒剛介紹,他們從今年3月底啟動生產工序,6月底完成裝配,7月完成調試驗收,從生產到下線僅花3個多月時間。“看似時間不長,難度卻不低,必須精準精細。”梁儒剛說,像重中之重的刀盤焊接拼裝,每一次焊接完都要再復核再校對,以避免刀臂焊接變形,確保刀箱中心的偏差不超過3毫米。再比如,首次采用的同步推拼液壓系統(tǒng)的調試工作也花費了大量心血。之后,他們將把整機拆解成幾十萬個零件,在通過陸運加海運的方式運往意大利。“相信有了這次經驗,‘掘’勝國內外的‘南昌造’盾構機將越來越多。”在梁儒剛看來,以“工匠精神”“繡花功夫”必能造出“地下巨龍”。

當然,除了傳統(tǒng)的城市軌道交通、鐵路公路交通,“南昌造”盾構機正“挖掘”更多可能。

3月9日,兩臺“南昌造”泥水平衡盾構機順利下線,助力粵西環(huán)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;4月19日,全省首臺“南昌造”超小轉彎半徑礦用掘進機“江銅一號”在貴溪銀珠山鉛鋅銀礦項目中段實現(xiàn)順利貫通,這標志著江西礦山工程建設領域首次硬巖TBM工法施工取得階段性勝利。